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动态
支气管镜介入对溃疡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分析
2017/6/15 22:44:42    新闻来源:李阳

溃疡型中央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和右中间段支气管的病变。传统治疗方法是放置气管内支架或球囊导管扩张来缓解狭窄,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APC又称氩气刀,是针对溃疡型气管支气管结核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在凝切病灶的同时进行止血,通过电极技术应用其产生的热效应挛缩凝固相应组织并使其失活,整个过程是通过氩等离子为媒介来间接接触病变组织。冷冻治疗的治疗效果在于其可破坏病变组织,目前常使用液态二氧化碳(-70℃)作为冷冻剂,通过接触病变组织使其内部水分结晶成冰,细胞蛋白和酶系统均遭到破坏,细胞停止分裂,从而排除病患。

上述两种疗法对于气管支气管结核均有疗效,但联合治疗对于溃疡型结核的疗效如何,相较于单一治疗方式效果是否更佳,目前国内外均较少开展相关研究,且国内对于APC和冷冻治疗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肿瘤方面,而较少涉及其在气管支气管结核方面的疗效。基于此,来自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及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通过开放对照临床研究来比较支气管介入技术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APC联合冷冻治疗、冷冻治疗对溃疡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相关成果发表于《河北医药》2017年第39卷第11期。

研究选取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诊断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120例患者,入选标准为:1870岁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类型是溃疡型中央型气管支气管结核、取出肉芽(气管堵塞程度>30%)、生存期>3个月、无气道内局部治疗(研究前1个月内)。按随机数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 ABC 3组,每组40例。3组均进行粘膜下注射异烟肼100mg,在此基础之上,A组单独应用APC治疗,B组联合应用APC和冷冻治疗,C组单独应用冷冻治疗。

3 组受试者均按计划完成6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有效(PR)、微效(MR)和无效(NR)四个等级;临床观察指标(每项分为4级)包括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音。跟踪观察记录每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重点记录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显示,在完成 6个月的治疗后,痰抗酸杆菌检查发现3组患者无痰抗酸杆菌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 35.0%65.0%37.5%,其中B组治疗效果最佳(P<0.05);3组完全缓解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5%40.0%20.0%,其中B组临床治疗效果最佳(P<0.05);3组无咳嗽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2.5%80.0%70.0%,无咳痰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0.0%77.5%72.5%,无哮喘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5.0%77.5%62.5%,无哮鸣音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7.5%80.0%75.0%,其中在各临床观察指标中,B组治疗效果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气道黏膜光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7.5%72.5%60.0%,其中B组疗效最好(P<0.05)。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在耐受范围内,且均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接受联合治疗的B组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相较于氩气刀和冷冻两种方法单独治疗,采用APC联合冷冻疗法来治疗溃疡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联合治疗方案。

来源: NSTL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领域信息门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李阳编译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电话:010-64937852 传真:010--65257509
中国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ta_1933@126.com
京ICP备090210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80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