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新闻
【热点新闻】校园结防校医是关键
2018/4/8 14:11:26    新闻来源:《学生健康报》

守门人和防火墙 

    三月的江南,大地回春,草长莺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江苏科技大学里,寒假返校不久的学生三三两两地走在花园般的校园。"我听说了。"提及去年发生的湖南桃江校园结核病事件,该校大二学生郭辉说。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就在湖南,加之自己是学生,因此很关注此事,"现在同学都很注意宿舍通风。" 

    "对于校园结防,我们是有过惨痛教训的。"江苏科技大学校医院院长罗文虎说,2011年底,该校东校区发生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共确诊13例肺结核病例,虽经相关部门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但此事经微博发酵,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我们在总结经验时认为,班主任是校园结防的守门人。"罗文虎说,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最为熟悉,晨检等工作也是由班主任承担,一旦发现问题,也是由其告知校医院,"因此他们是信息传递的中枢。" 

    "不瞒你说,刚刚过去的寒假,我们学校就发现了3例结核病患者。"罗文虎说。寒假返校后,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检查中发现3人未及时返校,后经了解是假期发病,目前正在医院治疗。班主任将这一情况立刻通知了校医院,对同班级和宿舍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筛查,目前没有发现疑似病例。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看来,除了班主任这个"守门人",从国内近些年发生的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病例看,校医也是发现疫情的关键所在,是重要的"防火墙"。因此,对其进行培训至关重要。 

    李亮建议,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学生中开展定期健康检查,并将结核病筛查纳入进去。此外,校园结核病的发现、报告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对校方及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校园构建牢固有效的结核病防治网刻不容缓。

二季度是校园结防"高危期"

    "每年报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存在明显的时间相对集中的状况,每年第二季度报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例数最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成君说。

    据了解,2008年~2016年,我国学生涂阳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率从6.7/10万下降至2.1/1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率从25.5/10万下降至13.9/10万,但每年第二季度报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例数最高,"这可能与各地的高考和中考体检在第二季度进行进而可集中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有关。" 

    此外,学生报告发病率居前10位的省份(如西藏、青海、贵州等),其学生人数约占全国学生总人数的24%,但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却占到了全国报告发病总数的43%,"学生肺结核患者分布的地区与当地的结核病疫情、学生数量、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的实施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成君说。 

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据了解,自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下发,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上开始有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报告。截至目前,全国共报告近80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确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从数例至上百例,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约70%发生在高中或中专,约20%发生在民办学校。 

    "近些年,我们学校每年几乎都发生学生结核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常务副校长徐良云告诉记者。对此,罗文虎也深有同感,"我们学校有3个校区,近两万人,每年都有学生患病,或许是因为农村来的学生比较多,营养相对较差,一旦发病都较重。" 

    "资料表明,结核病是目前在校生影响学业、因病休学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国防痨协会学校与儿童结核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病研究中心主任卢水华说,结核病聚集性发病,一般来说,学校高于社会。究其原因,一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群居生活,对彼此健康状态不会知根知底,整天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一旦有人患了肺结核,未能及早正规治疗,易造成学生中相互传染;二是学习负担重,学生过劳,免疫力下降;三是源于不良生活习惯。




文:本报记者 张磊 通讯员 潘晶晶 戴冰

编辑:张士国

校对:马佳

图片:网络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电话:010-64937852 传真:010--65257509
中国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ta_1933@126.com
京ICP备090210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80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