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防痨协会2016年学术大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分会学术会议如期召开,可容纳3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名代表齐聚珠海,共同切磋结核病临床诊疗领域的热点问题。
大会开幕式由临床专业分会张广宇副主任委员主持,李琦主任委员首先介绍了临床专业分会2015年底成立后所开展的两项重要工作,即临床专业分会专家委员会以及青年委员的遴选及成立。经过前期的推荐和遴选,成立了由肖和平教授为组长、13位在结核病临床领域造诣卓越、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以及由60名优秀青年医生代表组成的青年委员会,大会为新成立的专家委员会以及青年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证书。专家委员会肖和平组长表示,将和其他专家委员一起做好承前启下工作,促进临床分会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青年委员会代表、北京胸科医院聂文娟医生代表60名入选的青年委员表达了积极参与分会活动、在前辈专家的带领下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的决心。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胸科医院许绍发院长代表总会向当选的专家委员和青年委员表示祝贺,指出临床专业分会的主旨是促进临床能力的全面提高、解决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提高结核病临床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并再一次强调临床"规范"贯彻的重要性。
图1:为新成立的专家委员会以及青年委员会成员颁发证书
开幕式后的学术报告精彩纷呈。几位临床"大家"的报告给代表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许绍发教授关于结核病诊疗多学科共同抉择模式的报告引发全场多次雷鸣般的掌声,他提出临床医生要有多学科合作概念,对于疾病诊断共同抉择,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更科学的诊断和治疗。肖和平教授"结核病治与不治的抉择"针对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经常遇到的,面临各种复杂情况时治与不治的两难境地,利用实际病例讨论如何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过治或治疗不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结核病患者的痛苦。李琦教授的报告围绕耐药结核病个体化治疗的热点话题,总结了WHO和我国对耐多药结核病个体化治疗的立场、建议、治疗指征、使用原则,复习了个体化治疗转归的有关文献,指出个体化治疗不是不规范治疗,也不等于任意治疗,需要经MDR和XDR专家组共同讨论决定方案。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述良教授就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技术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应用做了专题报告。
图2: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胸科医院许绍发院长做报告
随后,26位结核病临床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和代表就不同主题做了精彩报告,内容涉及结核病内科、外科、介入、营养、诊断、影像、护理等,可谓百花齐放,给广大结核病专业人员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
(临床专业分会 ?刘宇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