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学术会议暨西部论坛第24届学术大会胜利举办
图片2: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剑君出席会议并发言
图片3: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出席会议并发言
本次学术大会日程安排紧凑,形式丰富多样、精彩纷呈,主要内容包括:控制分会主题学术会议、学校结核病优秀案例颁奖、长三角地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疾病负担和诊治服务现状及策略研究项目报告会、数字健康技术在结核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圆桌对话、西部论坛第24届学术会议暨换届大会五大模块。
控制分会主题会议围绕当前结核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主任助理张慧博士、耐药防治部李仁忠主任和浙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王晓萌主任,分别提纲挈领地从结核病控制总体进展和策略、结核病化疗方案制定的原则和依据、以及创新手段和措施在有效控制结核病中的作用等方面展示了高屋建瓴的专业见地,为进一步科学防治结核提供了很好的指导。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胡代玉主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沙巍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高磊教授分别从学校结核病防控专题调查现状分析、结核病潜伏感染筛查及预防性治疗专家共识、以及预防性治疗短程方案保护效果评价等主题进行分享,为进一步深化结核潜伏感染防控带来了科学和循证的启示。
图片4 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张慧主任助理
图片5 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耐药防治部李仁忠主任
图片6 浙江省疾控中心王晓萌主任
图片7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胡代玉所长
图片8上海市肺科医院沙巍
图片9中国医学科学院高磊教授
在学校结核病优秀案例颁奖环节,中国疾控中心张慧主任助理、祥瑞生物田家伦总经理、以及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陈静秘书长分别介绍了学校结核病优秀案例征集的背景、评选过程和对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要指导意义。
图片10.2 陈静秘书长介绍学校优秀案例评选过程
图片11-13一到三等奖颁奖照片
长三角地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疾病负担与诊疗服务现状及策略研究项目报告环节,专家们分享了项目围绕长三角地区耐多药结核病诊疗服务体系、保障政策、服务质量、利益相关者分析、治疗可及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项目虽在东部地区的实施,但汲取的耐多药结核病的诊疗服务经验,可以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广,为进一步推动提高这些地区耐多药结核病防控提供科学数据。
图片14 长三角地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疾病负担与诊疗服务现状及策略研究项目组成员合影
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黄飞研究员主持了数字健康技术在结核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贺晓新副所长、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张帆主任、四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夏岚副所长、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控中心传防一所高雨龙副所长、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所沈鑫副所长就数字健康技术在结核病防治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患者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各省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并就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字健康技术在结核病防治领域的作用建言献策。
图15 数字健康技术在结核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圆桌对话
西部论坛第24届学术会议环节上,来自5个省份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亮点和经验。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许琳所长以"以患者为中心的咨询关怀"为题报告讲解了耐药结核病患者最基本的关怀服务;内蒙古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春燕主管医师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在结核病耐药防控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宁夏第四人民医院王晓林副院长通过新型结核病信息系统的介绍,展示了信息化助力结核病防控的成果;青海省疾控中心结防所马斌忠副所长对特殊人群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李月华副院长进行了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处置的案例分析和处置经验的交流分享;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张静副研究员对中国医药发展公益基金结核病专项帮扶基金的项目进行了介绍,分享该项目到2030年"十年消灭一个病(TB)"的工作思路。
图片16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琳所长
图片17 内蒙古疾控中心马春燕
图片18 宁夏第四人民医院王晓林副院长
图片19 青海省疾控中心马斌忠副所长
图片20 武汉市肺科医院李月华副院长
图片21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张静副研究员
本次大会还完成了西部论坛的交接仪式,重庆市防痨协会理事长胡代玉对结核病西部论坛第24届学术大会两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在中国防痨协会刘剑君理事长和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赵雁林主任的见证下,将会旗郑重交予下一届轮值机构贵州省防痨协会理事长雷世光手中,雷世光理事在表态中指出:2023年,期待再次汇聚贵州,再论结核病防治新技术、新成果,助力新发展,不断续写健康中国结核病防治新篇章。
图片22 西部论坛的交接仪式
本届论坛涉猎内容广泛、内涵丰富,从控制分会到西部论坛、从东部到西部、从预防到管理、从策略到实施、从科研到推广,充分体现了融合共赢的理念和会议宗旨,切实实现和发挥了助推结核病防控工作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