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化疗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均表明抗麻风药氯法齐明对结核杆菌具有抗菌活性,且与缩短结核治疗周期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然而,探讨氯法齐明用于结核治疗早期杀菌活性(EBA)的研究报道较少,致使其能否作为抗结核药仍然存疑。基于此,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结核与艾滋病研究所(K-RITH)、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健康科学学院以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系统评价了氯法齐明在体内外的早期杀菌活性,旨在明确其如何及何时发挥结核抗菌活性,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10月25日发表在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上。
研究分别评价了14天时间里浓度从结核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四分之一变化至四倍于结核杆菌MIC的氯法齐明体外早期杀菌活性以及剂量从1.5mg/kg/天变化至100mg/kg/天的氯法齐明在结核感染BALB/c小鼠体内的早期杀菌活性,并对小鼠血清中氯法齐明的水平进行了测量。此外,在上述两个评价试验中,均采用异烟肼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显示,任何测试浓度下的氯法齐明在暴露第一周均未表现出体外杀菌活性,但在第二周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抗菌活性;任何剂量的氯法齐明于用药第一周均未表现出体内杀菌活性,但于用药第二周表现出有限的抗菌活性;虽然血清中的氯法齐明水平为剂量依赖性,但其抗菌活性与给药剂量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氯法齐明这种延迟性抗菌活性可能更多是由于其作用机制所致而非与宿主相关的影响因素。
来源:Clofazimine has delay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http://jac.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6/10/24/jac.dkw417.short?rss=1
NSTL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领域信息门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李阳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