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新闻
共抗耐药结核,守护健康未来 — 中国耐药结核病防治新策略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4/10/18 10:32:56    新闻来源:中国防痨协会

    金秋九月,由中国防痨协会主办的第35届全国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防痨科技奖颁奖大会于9月28-29日在湖州龙之梦会议中心隆重举行。9月29日,中国防痨协会主办的中国耐药结核病防治新策略研讨会在湖州隆重举行。

图1 中国耐药结核病防治新策略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防痨协会刘剑君理事长和沈阳红旗制药杨波董事长分别致辞。刘剑君理事长深入讲解了当前中国耐药结核病诊疗的现状,指出高效短程方案在全国各地应用需要各方合作,并对于红旗制药致力于结核病防治工作予以肯定。杨波董事长表示红旗一直致力于高质量抗结核药物的研发、生产、供应,已与全球抗结核药物联盟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探索中国结核超短程治疗的新格局,未来会持续关注结核领域的新药布局,引进更多短程高效的药物组合。

图2 左上 刘剑君理事长致辞   右上 杨波董事长致辞

左下 成诗明教授主持     右下 阮云洲教授主持

    中国防痨协会成诗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与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耐药防治部阮云洲副主任联袂主持第一环节的学术分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雁林主任介绍了《中国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讲解了我国在耐药结核病防控方面的整体布局和方向。

图3 赵雁林教授作《中国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报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水华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与艾滋病预防控制高雨龙教授主持第二环节的学术分享。清华大学的陈晓媛教授带来了《耐药结核新药审批专题》,通过经典案例解读了新药审评审批政策。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患者关怀专业分会李仁忠主任委员阐述了《BPaL 方案对我国 MDR/RR - TB 流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介绍了在中国使用BPaL方案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BPaL方案可在 2025-2035 年间避免7.57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1.25万人发病,具有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同时可进一步避免 5.82 万人因 MDR/RR-TB 死亡,高效地保护 MDR/RR-TB 患者的生命健康。

图4 左上 卢水华教授主持   右上 高雨龙教授主持

左下 陈晓媛教授授课   右下 李仁忠教授授课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黄飞研究员和中国防痨协会樊海英副秘书长主持第三环节的学术分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初乃惠教授讲解了《中国耐药结核短程治疗方案新措施》,指出BPaLM/BPaL方案弥补了长程方案的不足,开启耐药结核高效超短程治疗时代,为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沈阳红旗制药彭旭清总监分享了《普托马尼研发历程及进展》,介绍全球开展近30多项普托马尼临床研究,未来普托马尼会和更多的创新TB药物进行组合,探索DS-TB和DR-TB更短程、更强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图5 左上 黄  飞研究员主持   右上 樊海英副秘书长主持

左下 初乃惠教授授课   右下 彭旭清总监授课

    讨论环节由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许琳所长和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吴妹英教授共同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患者关怀部周林教授、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治所竺丽梅所长、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陈彬教授围绕 "BPaL 方案对中国耐药结核病公共卫生的重大意义" 展开热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BPaL方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耐药患者治愈率,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图6  左上 许  琳所长主持   右上 周  林教授讨论

左下 竺丽梅所长讨论   右下 陈  彬教授授课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段鸿飞教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吴桂辉教授、武汉市肺科医院杜鹃教授就 "BPaL 方案对中国耐药结核病临床的重大意义" 进行深入探讨,认为BPaL是耐药结核患者革命性的一个化疗方案,仅6个月疗程就可以大大提高耐药结核病患者治愈率达到90%以上。

图7 左上 吴妹英教授主持   右上 段鸿飞教授讨论

左下 吴桂辉教授讨论   右下 杜  鹃教授授课

    最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陈效友常务副院长作大会总结,进一步强调了BPaL对耐药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意义,并期待各位参会专家共同努力推动新的化疗方案在我国的应用,感谢红旗制药对本次会议的支持。

图8 陈效友教授作大会总结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电话:010-64937852 传真:010--65257509
中国防痨协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ta_1933@126.com
京ICP备090210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280号
网站访问量: